延续2009年产销两旺趋势,今年1月份中国国产汽车产销161.48万辆和166.42万辆,同比增长143%和124%,再创月度新高。业界认为,元月“开门红”今年中国国内车市奠定了良好的开局,全年车市平稳增长的主基调已没有多少悬念。产销量之外,2010年车市将存在三大悬念。
悬念一:新车产销井喷之下如何保证质量?
2009年,在汽车产业调整振兴强有力的拉动下,中国超越美国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车市场。今年元月,市场的井喷势头依然强劲。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车供不应求、市场出现井喷的背景下,厂家如何把控新车质量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根据中国质量协会用户委员会、车人网、清华汽车工程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09年度中国汽车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投诉分析报告,2009年共收到用户有效投诉8515例,相比上一年投诉总量上升了39.7%,其中汽车质量问题投诉占45.8%,汽车服务问题投诉占12.3%,汽车综合投诉(同时有质量问题和服务问题)占41.9%。在“漏油问题”的投诉中,60%以上车主购车还不足3个月。
据了解, 2009年,厂家大量使用新技术提高竞争力的同时,也为新车带来了很多群发性的新故障,比较典型的有奥迪LED灯群发性故障和迈腾双离合变速器故障等。
2010年伊始,丰田汽车陷入被动的“召回门”,这也提醒中国的汽车企业,不管车卖得有多畅销,企业做得有多大,质量始终是企业不能忽视的“生死线”,消费者永远是企业不能抛弃的上帝。2010年,希望中国国内汽车企业在市场上攻城略地同时,不要忽视了新车的质量问题,更不要店大欺客伤了消费者的心。
悬念二:消费者何时买车不用等?
2009年车市一大变化就是从买方市场的“车等人”变成了卖方市场的“人等车”。在持续热销的车市里,不但车价坚挺,现车难求的情况也开始出现,交了定金排队等提车的现象比较普遍。等车期短则十天半月,长则半年。虎年车市延续牛气,提车加价吊起来卖,饥饿营销大行其道,强制加装变相加价……车市火爆热销的背后,这些车市怪现象让消费者有一种车市也进入春运的感受:“一车难求”堪比“一票难求”。在广州、北京、上海、武汉等地的车市,更是出现了“提车要等、现车加价、优惠莫谈”的卖方市场特征。尤其是不少4S店加价售车的现象,成了市场上明目张胆的“潜规则”。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一些就算有优惠或者相对便宜一点的车型,也需要在店内上牌、装饰、购买全险等,费用都还不打折,前几年车市常见的低于厂家市场指导价的优惠已没了踪影。
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副秘书长江列华认为,目前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对这种市场行为进行约束规范,但这种利用消费者购车的心理进行加价的行为,扰乱了市场正常秩序,应该给予商业道德谴责。
业内专家认为,随着2010年厂家产销目标的大幅提升和产能的加速扩张,短暂的卖方市场特征不会持续很久。从中国国内汽车产能分析,长远看供大于求的局面将处于稳定。
展望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大潮般的刚性需求究竟还能持续多久呢?这可能是买方市场何时回归的关键。专家认为,综合一系列信号分析,北京国际车展前后可能会见谜底。而买方市场的回归,无疑将有利于市场竞争的加剧,有利用市场竞争的规律和压力,促使厂家把控好质量和服务关。
悬念三:新能源汽车能否走进寻常百姓家?
2009年底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由13个扩大到20个,选择5个城市进行对私人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试点。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示范规模和作用都将得到扩大。尤其是对私人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试点,将对电动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更多、更快地进入寻常百姓家起到推动作用。
目前,虽然相关补贴细则还未明确,但是参照此前重庆等一些地方先期开展的针对私人新能源汽车消费的补贴力度,新能源汽车的终端消费吸引力有望极大增强。2009年公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到2011年新能源汽车形成50万辆的产能”,“新能源汽车销量要占到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逐步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私人消费的补贴力度势在必行。
2月3日,湖北省电力公司分别与襄樊市、随州市签署《关于推进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正式拉开了全省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的序幕。据悉,为落实国家“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未来5年内,湖北省将根据市场需要,加快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速度,远期目标要做到各县城城区及重要集镇至少建有一座电动汽车充电站,一般乡镇要具备充电条件。
现在面临困难是,电动汽车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技术标准和配套设施仍然缺失。特别是电动汽车充电站如何建设,怎么发展,更是关系到未来电动汽车能不能顺利走进千家万户。目前,国家电网已开始在这方面做示范,上海市已建成全国首座电动汽车充电站。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胡兆光认为,先行一步,就可以探索和解决今后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为电动汽车的健康发展打好基础,为政府决策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为也规范市场起到示范作用。
从汽车强国的要素看,本国新车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孵化能力正成为重要指标之一。因此,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产销数据公布后,包括混合动力、电动车等在内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有多少?跟日本、美国、欧洲汽车强国比,领先还是落后?这恐怕是比新车年产销量更有“未来说服力”的专项比较。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车市场,如果“掉队”,无疑会输掉面向明天的竞争。
据新华社
©'5개국어 글로벌 경제신문' 아주경제. 무단전재·재배포 금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