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化”一名据说源于公元970年北宋太祖赵匡胤所赐,是一个享有千年历史的古镇。在收到四川省三国遗址的探访日程时,“韶华古城”这个生疏的地名对我们来说,多少有些意外。因为《三国演义》中没有涉及到有关韶华古城的故事情节。而当地导游的一席话才让来到现场的我们恍然大悟。昭化古城,古时称为葭萌关。万人之敌猛将张飞挑灯夜战蜀汉五虎上将马超数百回合的巅峰对决,正是在此上演。
古城风貌依旧,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县治地之一,素有“巴蜀第一县,蜀国第二都”之称。
战国时期秦国将蜀国划入版图后,秦始皇将此地称为葭萌县,这也是“巴蜀第一县”的来历。而葭萌关则是刘备立国蜀汉并建都成都后,继其后成为第二个战略重地,因此被成为“蜀国第二都”。刘备在讨伐蜀国时,占据该地的刘璋曾向汉中的张鲁请求支援。刘备和张鲁为争夺蜀国展开扣人心弦的生死决斗,而因这场厮杀而广为流传的“张马一战”成为脍炙人口的佳话。张飞和马超连战三天三夜,仍无法决出胜负,最终诸葛亮使出反间计降服马超,刘备大胜。
昭化古城内常年居住的是种玉米的农户、卖生活用品的小贩和从事旅游产业的居民,令整个古城看起来就像一个巨大的商业居住混合园区。
一条东西走向的“太守街”贯穿了昭化古城,这条街非常有意思,地上铺的石板路将整条大路划分成了三条小道。导游告诉我们,中间的道是专门给官员行走的,两边的小道是给百姓走的。如果有官员的马车经过,走在路上的平民百姓就会自动退到两条小路上,给马车让路。这条路可以说是封建时期地位阶层差距明显的写照。在这里还能看到过去儒生参加考试的考场,在考场里封建集权统治思想也能窥见一斑,而且还能发现当年为了扬名立万而熟读四书五经,擅长八股文章的书生们遗留下来的痕迹。
在清代,这个考场内曾经有322个隔间供考生使用,现在只剩下12个隔间。据说在上世纪70年代,文化大革命时期红卫兵以反封建的名义摧毁了这个考场。
这趟昭化古城之行让报道小组感受到了三国时代、唐、宋、明、清和民国时期的真实历史。可以说这座古城就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缩影。
特别报道组
©'5개국어 글로벌 경제신문' 아주경제. 무단전재·재배포 금지